Skip to content

OCTOBER 8, 2020

【百年樂音‧生動人心】・基督徒女性聖詩作家

安‧史提勒與她的「疲憊靈魂避難所」(下)

作者|蔡玉玲教授

安‧史提勒

Anne Steele

1717-1778

這是我在翻譯這首詩歌時,寫下的筆記:「這麼美的詩,我不清楚有多少現代人願意欣賞;這麼憂傷卻帶著盼望的詞,我也不知道有誰想唱、或我們要唱給誰聽?當今的教會,會想唱這樣的詩歌嗎?我心中一次次地升起這樣的疑惑。」不少喜愛古典聖詩的西方基督徒也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當代的信徒都沒有憂傷抑鬱,難以欣賞或頌唱這樣深陷哀傷困境、卻至終發出盼望與信靠的古典聖詩嗎

當今基督徒不太唱或少有哀歌創作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很值得研究當代教會與敬拜的人思考的問題。

詩篇中的「哀歌」並非向人或神乞憐求同情,它經常是人在困境憂傷中的懇求與信靠表達、或蒙神應允脫離困境後的感恩頌讚。在詩篇分類的研究上,有些學者甚至只分「讚美」與「哀歌」兩大類,並稱這兩種是詩篇的兩大支柱。團體哀歌,如詩44, 60, 74, 79, 80, 85等,個人哀歌,如詩3, 17, 22, 51, 102, 140-143等,它們經常都有懇求、哀訴、表達信靠、且最終仍是頌讚神(或有蒙垂聽的確據或蒙應允的讚美)的幾個部分。

這就是我一再指出的:古典聖詩很多受詩篇的薰陶和影響,末後一、兩節常有末世的盼望與想像。有學生告訴我:華人基督徒把充滿末世盼望的信靠詩歌當成是喪禮才能唱的、或他們第一次聽某首詩歌是在喪禮,就認定這是喪禮的詩歌。

當代人當然不是沒有困境憂傷,只是我們經常隱藏或掩埋我們的傷或痛。我們展現人前的常是自己努力出來或願意分享的榮美。影像畫面為主所呈現的當今世界塑造我們偏愛歡樂美事、一些教會的教導與分享可能已經不自覺走向第二代隱藏版的成功神學,現代詩歌敬拜也就走向這樣。教會與信徒,經常求事情按所想所要成就,少於接受在生命救贖主的真正掌權下–信徒可以也應該,如同詩篇哀歌作者一樣,對所發生的事勇於表達不解與問質神,卻也甘心順服接受不幸與困苦,繼續信靠與頌讚!

我們沒有被教導如何或可以有怎樣的方式表達憂傷與哀痛;我們需要有人教我們可以放心創作和頌唱我們的「哀歌」。

安‧史提勒的「疲憊靈魂避難所」是一首在憂傷痛苦、疲憊不堪、信心軟弱中對自己救主呼求的詩,稱呼祂為「我疲憊靈魂的親愛避難所」,全詩娓娓道來自己的傷與痛,並在憂傷懷疑中不確定神是否傾聽,但最終作者還是相信神必傾聽、也必是自己的唯一信靠。這首詩的寫作鋪陳,很像詩篇的個人哀歌與信靠詩,最終,作者知道神是不會放棄自己,也別無所靠,唯有靠神、唯有等候祂終極的旨意顯明。

在「安‧史提勒與她的『疲憊靈魂避難所』(上)」篇中,讀了她的體弱多病和命運多舛,或許讀者會以為史提勒是憂傷抑鬱的,事實上,她的性格被描述為「開朗、樂於助人」,她的生活是「不受影響的謙卑、熱情仁慈、真誠的友誼和奉獻」。史提勒就是把她的憂傷、害怕與懷疑完全在神面前傾吐與抒發。

起先,在受邀出版詩集與聖詩時,她也非常不願意將自己的作品公諸於世。最後,她要求以(Theodosia)為作者名發表出版,並將所有利潤捐給慈善機構。Theodosia原希臘文意思是神的禮物(divine gift),把自己擁有的恩賜才華和病痛困境都歸為神的禮物,是多麼敬虔與真心信靠的想法!

她的父親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保母(nanny,應是照顧她的奶媽)將她的部分寫作寄往倫敦進行印刷。我懇求仁慈的上帝,激發使她能繼續這樣寫作,引導並祝福它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我祈禱上帝使它有用、並使她保持謙卑。」

一件巧合有趣的事是史提勒的家,距離寫作「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歌詞的知名聖詩作家、公理會牧師、神學家與邏輯學家以撒‧華茲(Isaac Watts, 1674-1748)家只有15英里。史提勒也表達對華茲作品的喜愛,但我們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認識或見過面。史提勒創作了144首聖詩和48篇詩篇(寫作,不是像華茲這樣「基督教化」詩篇,非常有趣,以後也會介紹)。

維真10/4演唱史提勒的「疲憊靈魂避難所」的曲子,是1999年由凱文‧推特牧師(Rev. Kevin Twit, 1964-)所譜曲。

先前,我在介紹約翰‧紐頓的「奇異恩典」時就有提過Incredible Grace–Hymn Book這個團體,就是由推特牧師與他的學生於1995年所創立的,他們專門把優美並充滿生命見證的古舊聖詩拿來重新編曲頌唱。這篇文章的寫作也參考推特牧師整理自多本最新的聖詩作者研究出版。推特帶領的Incredible Grace–Hymn Book這個團體,已經建立相當龐大的舊詩新譜與新唱歌庫!這也是維真未來想為華人基督教敬拜做的。

請您能在禱告與奉獻上支持我們。願神賜福您!